新闻客户端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新闻 > 法院新闻
司法调解不仅有速度还有温度
作者:王樱蓉   发布时间:2019-01-24 17:13:11 打印 字号: | |
  “谢谢你们,这里不愧是人民法院,你们不愧是人民法官!”在一连串的道谢声中,穆某的家人将一面书写着“敬业公正 高效服务 为民解忧 情暖人心”的锦旗交到河北区法院民四庭副庭长叶忱和法官助理王源源手中,对办案法官一心为民,公正高效,挽救困难家庭,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表示感激。

  2018年7月,在一起交通事故中,穆某出租车碾压,经医生诊断为创伤性休克、创伤性气血胸、急性呼吸衰竭、19根肋骨损伤,并伴有多处骨折,治疗费用至少70万元。这个数字对穆某的家庭来讲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万般悲痛之下,穆某的家人找到了肇事司机高某,希望可以负担一定的医药费。但高某家庭也不富裕,并且所交付的车辆保险根本不够赔偿穆某的巨额治理费,多次协商未果后,无奈之下,2018年12月,穆某将司机高某告上法庭。河北区法院民四庭法官叶忱收到案件后,考虑到穆某治疗的迫切性,在经当事人同意后,转入诉前调解。

  没想到,高某竟和法院玩起了“躲猫猫”,不接电话,不在家中,就连邮寄到他单位的公告也因找不到收件人被退了回来。这种情况下,按照常规流程需要通过公告进行送达,但是公告期有3个月之久,叶忱考虑到,这钱是当事人拿来救命的,这个等不及。“不行,我再试试!”整整3天,叶忱和王源源通过拨打电话和四处走访,终于找到了高某的单位,随即把传票送到高某手中。

  转天,高某就来到了法院,情绪十分不稳定,“我没钱,你们要再这么逼我,我还藏起来,穆某他看病爱找谁找谁去。”叶忱凭借着多年来的办案经验,知道不能急于调解,此时安抚当事人情绪最为重要。在随后的几天里,叶忱团队又多次把高某叫到法院做工作,每一次,叶忱都耐心地听他讲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并尝试着从情理法的角度一点点地做着调解。终于,高某打开了心结,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表示愿意承担并会尽己所能进行赔偿。做通了高某的工作,又一个难题摆在叶忱团队的面前:赔偿金额需要通过鉴定来确定伤者的伤残等级和护理期、营养期费用,至少需要1-2个月的时间,而且当事人还要负担一笔不少的鉴定费用。考虑到案件的具体情况,叶忱团队在向多方当事人征求意见后,决定采取向鉴定专家咨询的办法,确定伤者伤残等级。经鉴定,穆某的伤残构成八级一处,十级三处。随后,叶忱团队以此为基础对多方当事人进行多次调解,最终达成保险公司赔偿42万元,高某赔偿31.8万元的调解协议并当庭出具了法律文书。经过努力拼凑,高某也在当天下午将31.8万元的赔偿款送到穆某手中。

  穆某一家人颤巍巍地接过这来之不易的款项,红了眼圈说道:“有救了,有救了,老穆,咱们一家人要好好谢谢这些人民法官!”

  司法调解有的不仅是速度,还有温度。今后,河北区法院将一如既往秉承“一心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宗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