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凝思西柏坡……………………作者:乔溪
作者:乔溪   发布时间:2019-03-25 15:45:43 打印 字号: | |

太行山东,滹沱河北,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这本不起眼的小山村随着1948年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的到来,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成为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新中国信步走来之地。

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西柏坡的一年多,是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连载:在这里,党中央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这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赢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在这里,党中央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到来,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在这里,毛主席接见了斯大林的特别代表米高扬,争取到了前苏联对中国革命的理解与支持,创造了有利外部环境……

这里的任何一件史实都堪称伟业,都是足以雕刻在中国光辉历史年轮上的深刻痕迹。然而当踏上西柏坡的土地,将一切尽收眼底,却难以将现实的简陋与历史的宏大联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五大书记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皆是又矮又小的华北平顶房,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都只上了一层黄泥。木板门,方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时间长了就有些坑坑洼洼。陈设也近乎统一,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件平民家具。而正是在这些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在伟人们的居所、办公场所、指挥室抑或乡间羊肠的小道行走,都可以时刻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气氛,一些文艺作品中看来的描述也真实地立体起来,艰苦朴素,自给自足的生活,缝缝补补的衣服,都给人以足够的触动和震撼。

院子里的石榴树正值花期,人说“榴花开处照宫闱”,而这农家庭院里纷繁艳丽的石榴花,如同那些革命先驱们坐镇西柏坡,正坚定而信然地指挥若定;那些留存文字和资料就像是先辈们的谆谆教诲,萦绕在我的耳际,久久难以磨灭。

无疑,中国革命的成绩是斐然的。相当于大军区副司令级别的国民党高级军官杜聿明,也只被作为战俘写在一张简单的收条上,全无印信。

辉煌之下的细节往往更加生动。期间,毛主席经常看的京剧就是《霸王别姬》,他曾动情地对自己的卫士长李银桥同志说:“不要学西楚霸王。我不要学,你也不要学,大家都不要学。”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是在历史转折关头,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领袖们对健康党内生活,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历史深处的忧患意识。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显示出了胜利者难得的深邃和凝重!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准备迁往北平。毛主席把中央直属机关警卫战士和干部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要进北京了。我们进北京,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北京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京,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共产主义。”

“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穿着补丁衣服进城的共产党果真考出了好成绩。历史已经永远的成为了历史,而我们要努力让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惊人地相似。对历史的回顾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激励。

此次行程,被冠以“红色之旅”。而对于我个人来说,更像是一次“更新之旅”。目之所触,耳之所闻,都使得年轻的我被那种坚定的革命信仰以及为革命做牺牲的精神所感动。这样的感动是透彻的,是深刻的。她不是一种空洞的口号,乃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寄托。世间所有的理念其实都是对于塑造世界的希望,兼备惊世的才华与坚忍不拔的意志才可以将冲天的志气物化为平静的现实。

而取得初步胜利之后,能否戒骄戒躁则是更高的境界。越是初步的胜利越是具有转折性意义,也就越容易使人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外界的追捧下显得飘然,失去理智的自省。心中存有忧患者,方能常备警钟,不沦陷于安逸。

    结束参观,登车返途,回首凝望,群山无言,翠柏无语,唯滹沱河河水潺潺,似乎在说那永远说不完的故事。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印证:西柏坡永远保存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绵延着一条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红线。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更觉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西柏坡精神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西柏坡的名字早已经连同一个伟大的政党,浸入一个强盛不衰的共和国的精神,震彻寰宇。

责任编辑:宗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