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39岁的杨如意,是一名共产党员。
19年前,他入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两年前,转业至蓟州区人民法院,成为了一名执纪监察“战士”;而当下,他正战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成为了一名防疫“战士”!
网红“播音员”
杨如意在参加蓟州疫情防控保卫战不久就“一战成名”。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两个“战场”,一种坚守|法院“战疫”速览》一文中,在介绍“天津市法院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前往所在辖区社会村镇,协助基层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和宣传工作”时,就刊发了杨如意的“战地照”,而且是特写。照片中,杨如意戴着口罩,左手拿着宣传稿,右手搂着话筒,正坐在村广播室里进行防疫宣传广播。此情此景,让人耳边仿佛听到“乡亲们注意了啊,乡亲们注意了,下面播送一个通知,播送一个通知!”
这则微信被同事、战友们纷纷转发。一时间,杨如意就成了“网红”。可到了杨如意那,却说:“我们蓟州法院不是帮扶洇溜镇李怀辛村嘛!初一,我们听到疫情形势挺紧张的,怕村里有啥事,帮扶组一合计,第二天就进村了。也就是帮着布置布置卡口,做做大喇叭广播啥的,没啥!”
看来,这是一名把部队《保密守则》背的很熟的战士。不过,通过李怀辛村村民介绍,我们还是全面掌握了他们的参战历程:正月初二进村,布设卡口,宣传发动,与村两委班子对接,就值勤人员编组、规范登记检测及村民捐款使用等召开露天会议进行研究。随后,考虑到抗雪防寒的需要,他们还请示法院党组,紧急为该村租借了两个集装箱作为村口检查点用房,并在该村防控用口罩等防护用品告急时,由帮扶组党员捐款一千余元及时采购,得到了村民交口称赞。
新时代的“八大员”
2月4日,蓟州区委指令蓟州法院成立赴洇溜镇疫情防控包保工作组。军令如山,逢召必至。在蓟州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杨卫东带领下,杨如意又和法院其他4名同志组成了新的战斗序列。赴镇以来,他们早出晚归,风雪无阻,昼夜兼程,严督细查,协同洇溜镇扎实作好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而杨如意,则在这次战役中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号----“八大员”。
他是驾驶员,而且是每天人不离鞍,马不停蹄,至今已是乡路、雪路、坡埝路安全行驶1100余公里的“红旗驾驶员”。他是打字员,每天傍晚回院后,要立即整理工作组当日巡查情况,拟写报告并在19时前准时向区委防控办完成报送。他是炊事员,遇上巡查任务太紧赶不回镇里吃饭,或者需要夜查时,方便面泡火腿肠也好,酸奶就饼干也罢,三下五除二,他准能麻利地给同志们整出一顿硬实扛饿的战地快餐来。他是机要员,跟随法院领导做好村镇巡查纪要和访谈记录,并及时向区委和洇溜镇党委政府反馈。他是导航员,全镇32个行政村、20余家待复工复产企业、3条主要干道和40余条村路,他能“一口清、一指明”。为这,他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甚至还手绘了一份《洇溜镇村庄分布草图》,不时拿出来熟悉。一次,院领导无意中见到了,连声称赞,并特别叮嘱他要作为一份珍贵的工作纪念好好保存。他是质检员,巡查中发现大现渠村北线一面围栏设置高度似乎不够,他坚持要实地跨越检验。防控之初,一些村庄卡口的志愿者对体温枪操作普遍不熟,他又亲自上手,详细讲解,实地操作教到大家熟悉为止。他是劝导员,在防控巡逻中,尤其是在两场雪化尽后,遇有个别出来溜弯的村民,他会用他雄浑的音腔,用情以慰,依规劝返,老乡们还就真听他的话,乐乐呵呵地赶紧回家。他还是侦察员,一次在龙湾村南侧卡口巡查时,发现前方200米一出租车上下来一个背包青年,翻过路障后进了村。他立即下车去追,通过足迹探寻、群众查访,尤其是对该村西侧与龙湾火车站隔离栅栏上新鲜攀爬泥印的辨认,分析该青年极有可能是抄近道去赶火车。这一判断在此后赴火车站调取检票录像时得以证实,也彻底排除了外来人员未经检测进入龙湾村的不稳定因素。
舍小家为大家的共产党员
杨如意一家五口,一位母亲、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在中学教书的妻子。平日里夫妻二人上班,大女儿上学,小女儿由母亲帮忙带着。下班后,妻子看着大女儿写作业,如意连哄着小姑娘,顺带做做家务,让看孩子做饭忙活了一天的母亲歇一歇。可疫情出现,家里就有点“紧巴”了。妻子作为一名高三的班主任,根据单位安排,随时远程辅导班里的孩子,还抽空给大闺女补课,比上班还累。小女儿呢,杨如意一走就得由母亲盯着看护了。关键是小女儿刚满三岁,出门就抱爸爸大腿不放,每天都扒着窗台往下看,盼着爸爸早点回家。看着这些,杨如意也曾有过犹豫,可妻子却告诉他:“你该去去吧,现在正是吃劲的时候,全院不都顶上去了吗!你把仗打好,我把家看好,我们,就当你又跟部队去外地拉练去了。”有了家人的大力支持,杨如意干得更加认真,分外起劲。
这就是杨如意,一名初心不改的好战士、好党员。其实,像他这样的战士、像他这样的党员千千万万。纯朴、无私是他们的特质;勇敢、担当是他们的基因;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是他们的坚定信仰和毕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