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天津二中院铁厂审判庭创新工作方法,用“团队优势+现代化办案手段”,克服因天津、涉县相隔600公里造成的人员分散两地的困难,推动案件执行工作有序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共实际执结案件5件,占现有案件存量50%,执行到位率100%,执行到位金额达50余万元,取得良好效果。
疫情防控期间,铁厂审判庭执行团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同时,为提升执行工作效率,该庭进一步强化组织模块管理,注重发挥团队优势,根据工作职责,成立由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2名书记员组成的执行团队,主审法官依托执行信息平台查控被执行人财产,并实时跟踪案件情况;法官助理、书记员互相配合,完成起草、送达执行法律文书、联络当事人、实施强制措施等执行行为,团队成员协同作战、分工明确。
为推动执行工作开展,执行团队还对案件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案件,制定了不同的执行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人,发挥每名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强化责任担当。同时为确保及时回应执行当事人诉求,执行团队按各自分工主动逐个联系执行当事人,这一期间,通过主动联系、值守接待等方式受理当事人咨询80余次。
网上“蹲点”,冻结账户“逼”你现身
每天对案件财产进行网上轮查,在一起追索抚养费的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无任何财产申报,申请执行人也不掌握被执行人任何信息,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执行团队通过反复的网络查询,发现被执行人频繁使用其财付通账户,但数额很小,于是便采用“蹲点”的方式,对其财付通余额进行监查,经过数天的“蹲点”后,终于发现其账户发生重大变化,余额足以履行绝大部分法律义务,随即冻结该账户,以此倒逼被执行人主动与执行团队联系,不出意外,被执行人在财产被冻结后立即联系了执行干警,主动履行了剩余部分,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利用电话、微信查找第三人,确认执行数额
在一起追索涉及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工程款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公司名下无财产。疫情防控期间,申请执行人向执行团队提供了被执行人外地到期债权的线索。为了使农民工获得报酬权利的机会不因疫情发生而丢失或者延期,执行团队及时通过网络和电话查找到案外第三人,首先确认了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的真实性。随后,通过微信会议的方式组织申请执行人与第三人确认了本金和利息的数额,第三人将执行款全额支付,本案顺利执结。
电话“软磨硬泡”,“烦”你没商量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大多数被执行人居家留守的现状,针对抚养费、赡养费等民生案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不厌其烦地反复与“老”案件被执行人进行联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敦促主动履行。通过这一阶段的耐心劝导,部分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欠付的执行款,部分被执行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和解,使得这些“老”案件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