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张长山代表滨海新区法院以“加强涉外审判,助力建设国际一流法治营商环境”为题,在全市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据了解,2018年至2020年期间,滨海新区法院共受理涉外案件416件,审结271件。涉及案由 53 个,主体涉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滨海新区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提升涉外审判效能。切实做到把握开放性,健全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秉持公正高效、平等保护、公开透明的司法理念,营造更具竞争力的法治环境,高质量审理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件41件,知识产权案件101件,涉外金融案件41件,涉港澳台案件131件;全面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助力提升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共适用国际公约审理案件3件,涉及一带一路国家21个;构建域外法律查明与适用体系,彰显更具公信力的法律适用机制,与天津大学合作制定《外国法查明专项合作机制操作指引(试行)》明确规范查明的内容、主体、途径、程序,确保域外法律“查得明”“用得准”。切实做到强化创新性,推动建设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依托一站式诉服体系,打造国际商事多元化解新平台,与北京融商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成立“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创新跨域调解新模式,办理涉外网上立案26件,网上申请网上立案率100%,开展跨境纠纷“线上+线下”融合调解28件,通过远程视频调解平台,仅用2天成功化解涉及18个抵押房产的18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依托自由贸易创新,打造涉外审判新优势,精准适用特定证据公证认证规则,高效审结某公司内部纠纷,该案入选司法助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典型案例。切实做到注重专业性,提升纠纷化解国际化水平,组建涉外专业审判团队,构建自贸区及五大开发区均有专业法庭的6+1+1审执机制,与天津大学建立专业课题导师制、涉外审判专家咨询制;提升司法服务品质,建立诉讼代理概括性授权司法认可机制,推出中英文版“融资租赁合同约定送达地址条款”;强化精品审判输出,首创裁判文书添加二维码,征询涉外案件当事人意见建议,3件涉外案件入选天津法院典型案例。
下一步,滨海新区法院将积极对接天津自贸区抢抓RCEP机遇,坚持“新、特、优”的工作目标,守正创新、勇争排头、共筑卓越,继续以高质量的涉外审判,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天津自贸发展战略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