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天津南开:善用“加减乘除” 普法走深走实
作者:单田硕   发布时间:2021-12-20 17:22:34 打印 字号: | |

为增强老年人维权意识,推动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今年重阳节,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同当地社区一道,为社区里的老年人送上节日祝福和“法治大礼包”。“我们这些人年纪大了,眼也花了,没学过法律,也不会上网查,法官的这堂课很用心,还举了很多真实案例帮助我们理解,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参加完活动的一位老人说。

近年来,南开区法院主动延伸职能,开展类似的普法活动不计其数,并巧妙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工作法,推动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


加强普法工作部署推动 “精”做“加法”

6月11日,南开区法院为“饿了么”各站点负责人及员工开展配送行业普法培训


政策落实持续加力。今年9月6日,南开区法院根据中央和天津市委、南开区委关于普法工作的要求部署,结合法院工作,审议通过《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八五”普法工作的实施意见(2021—2025年)》,强化研究部署,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要求,立足法院工作职能,扎实有效开展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抓落实、抓重点、抓提高、抓深化、抓创新,着力提升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社会公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价值共识。

组织领导持续加强。南开区法院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各分管院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领导为成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做到机构健全、队伍健全,思想到位、认识到位,并根据人员岗位变动,及时调整小组成员,实现普法工作的“归口管理”,保障全院上下普法工作顺利、有序、有效衔接,为普法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培训力度持续加大。南开区法院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发展规律,创新开展普法教育培训,构建“全面覆盖、以考促学、常态坚持”的培训机制,建立一支能判案、能讲法的专业普法队伍。常态化开展线上课程培训和线下研讨交流,定期组织案件质量研讨会、专业法官会议等,夯实专业基础,培育职业操守,提升普法能力水平。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健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有效减少负面行为隐患 “细”做“减法”

3月8日,南开区法院在金融街社区举办“三八妇女节”普法活动


“该办的事情,法院都提前告诉,省了很多事。”今年10月,一起撤销失踪宣告案件当事人在案结事了后感叹道。

南开区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群众怀惑而来,满意而归,并加强司法公开,自觉接受监督,提升案件质效,持续发挥典型案例的普法功能。

全面推进释法析理,减少个案法律疑惑。南开区法院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提高释法析理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竭力消除诉讼参加人的法律疑惑。推进判前沟通、文书说理、判后答疑的全方位释法析理工作,畅通司法沟通渠道,坚持用群众语言、亲和态度耐心诠释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用群众方法化解基层纠纷,避免矛盾激化。认真做好案件风险评估,开展耐心细致的判后答疑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持续推出精品案例,减少社会违法犯罪。南开区法院着力从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维护权利、预防和惩治犯罪、体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并向社会公众发布,以案释法,减少社会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向天津广播电视台《都市报道60分》《法眼大法庭》等栏目推送典型案例,并参与拍摄,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诚实守信,积极履行法律义务。2020年以来,13起案例入选天津法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天津法院2020年度十大影响性案例、2021年天津法院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典型案例等。今年以来,通过官方自媒体平台推送典型案例100余篇。选取近几年民事、商事、刑事等典型案例,编辑《案例选编》,先后出版两辑,出版印刷1万册,发放到辖区12个街道及居委会,以案释法,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减少司法不规范行为。南开区法院持续促进司法公开,规范司法行为。深入推进庭审直播,改造科技法庭,重整直播线路,47个法庭均实现庭审直播功能,可同步直播28个庭审,通过周密部署、健全制度、强化培训、科学考核和常态评估,实现庭审直播率和直播质量大幅提高,今年以来,庭审直播达7158次,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位。扎实推进文书上网工作,及时采用最新裁判文书上网管理系统,制作流程手册,加强培训,实现文书按类别及时上网,深化普法效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答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的同时使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监督。


乘势深化普法工作效果 “优”做“乘法”


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南开区法院举办了普法进社区活动,针对儿童这一群体,创新普法形式,拍摄情景剧,寓教于乐。一位家长高兴地说:“这场情景剧太棒了,我家孩子年龄太小,注意力不集中,但今天这场情景剧她从头到尾都看得津津有味。”

这只是南开区法院开展多样普法活动中的一种。近年来,南开区法院实施多种普法策略,着力深化普法工作效果。

坚持“定点”普法策略,乘势营造普法氛围。南开区法院采取“点对点”方式对口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创新运用“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部门联系两个街道办事处,一名法官或法官助理指导一个社区调解委员会,一名法官或法官助理指导一名社区调解主任(调解员),一个季度各部门对街道的调解主任(调解员)进行一次培训,一个季度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指导工作进行一次评估考核。以此为契机,6个审判业务部门、108名干警对接辖区12个街道、65个社区,挂牌成立法官工作室12个。此外,与辖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建立联系,通过调研走访、发放问卷等方式,精准了解群众法律需求,并结合各自审判专长,开展普法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今年以来,走进金融街社区、天津第六十三中学、南开区第一幼儿园、长虹公园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5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8次;制作并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共计1300份,为群众送上“普法套餐”;邀请各界代表来院观摩庭审,累计参观者达千余人次。


南开区法院制作的普法光盘《南开法院电视说法合辑》


实施“互联网+”普法策略,乘势提升普法效率。南开区法院打造8家媒体矩阵,打造“互联网+普法”格局,在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微博、微信、澎湃新闻等平台,开展线上普法宣传,营造浓厚学法氛围。今年以来,累计发布国家宪法日、非法集资、诚信建设、全民国家安全日等相关文章100余篇,推送音、教育视频7个,发布民法典相关文章、视频共计69篇,推出每日一“典”系列文章8期,开讲“民法典微课堂”52期;采用网络会议形式,为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开展民法典“云讲座”;与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通过抖音直播一起强制腾房案件,5.3万网友在线围观,点赞数达8.2万次。

探索“个性化”普法策略,乘势拓展普法阵地。南开区法院创新普法形式,为群众送上“个性化”套餐定制。拓展荧屏宣传阵地,17名优秀干警先后20次做客天津电视台《新闻这1刻》直播间、亮相《都市报道60分》,开讲《“大家”说法》电视公开课,结合审判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生动讲解民法典。推出漫画普法,以漫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将热点话题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整理并制作宣传画册《生活中的民法典》,向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发放,受到一致好评。创新制作光盘《南开法院电视说法合辑》,收录法官做客天津电视台多档栏目视频,方便群众“按需自取”。借助戏剧、小品等文艺作品形式,制作《劳动节小剧场》《六一小剧场》;与市委政法委合拍6集普法短视频《民法典小剧场》,在抖音、快手平台播放量近500万,并在天津地铁上展播。


提炼总结普法长效机制 “实”做“除法”


今年6月,法院对“饿了么”各站点负责人及员工开展配送行业普法培训。“这场讲座太实用了,我们这个行业每天都在路上奔波,出了交通事故,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今天才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希望以后法官能再来上课,再给我们讲讲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一名员工在听完讲座后说道。

南开区法院在普法工作开展过程中认识到,普法工作非一朝一夕完成,需在提炼总结形成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才能更加全面、及时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构建“联动、实时、精准、有效”的科学普法机制,去除宣传死角。南开区法院坚持部门联动,完善分工负责、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加强衔接配合。坚持全程普法、实时普法,将普法融入立法、司法、执行与法律服务全过程,实时发布最新法律法规、政法热点新闻、法院工作动态、普法宣传等内容,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提升普法时效性。坚持精准普法、订单式普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在普法主体和受众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强受众参与感、体验感、活动感,提升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化普法效果。

健全“法德结合”的全面普法机制,去除教育盲区。南开区法院秉持“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原则开展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充实普法内容,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在释明法律疑惑、引导群众依法维权、提升群众依法维权能力的同时,将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以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为依托,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道德水准的全面提升。

完善法院工作监督管理机制,堵塞办案漏洞。南开区法院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避免差案错案对社会公众的错误引导。组建案件质量评查组,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重点对办案流程、文书制作、报结归档等重要环节开展评查,逐项查缺补漏,严防办案超期、程序违法等问题,并将发改案件评查与法官绩效考核、法官晋职晋级等挂钩,不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实现用公正裁判引导社会公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问题,营造尊重规则、遵守法律、弘扬正气的社会风气。

 
来源:《人民法院报》2021.12.20第7版
责任编辑:杨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