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靠一腔热血、一片赤诚,无悔奉献于人民陪审工作;她,用百分百的热心、耐心,主动化解亲情纠葛;她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践行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她就是滨海新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周福珍。
一、退休不褪色,立志陪审展余晖
2019年6月,已从天津市第五建设公司退休多年的周福珍被任命为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她激动的说,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够坐在神圣庄严的人民法院审判席上。
从成为人民陪审员那天起,周福珍就将陪审员的职责使命牢记在心。她到现在都还记得在国旗和宪法面前宣读的铮铮誓言。第一次走进法院的那天,她的心里满怀着激动和自豪,在接到陪审员任命书的那一刻,指尖忍不住都在微微颤抖,立志履行好人民陪审员的职责义务。
作为一名60多岁的老人,周福珍并没有因为年纪大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次被抽选参加陪审,她都非常重视,从来都是穿着整洁早早地就来到法院,做好参审准备,从没有因为自身原因耽误按时开庭。在法庭参加陪审时,她始终秉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每一个案件她都认真仔细地倾听,积极地跟法官分析讨论案情。三年多来,她参审各类案件101件,努力践行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誓言承诺。
二、积极投身陪审工作,成功化解兄妹纠纷
随着参审案件的逐渐增多,她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民陪审员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着独有的优势条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年长受人尊敬和普通百姓身份,积极协助法官们做好审判工作,减少人们对司法裁判的猜疑和误解,增加对法院司法的信任和支持。
2020年7月,滨海新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一起涉外跨洋遗嘱继承纠纷案,两位姐姐将亲弟弟起诉至法院。案件起因为姐弟三人对父母临终前的照顾赡养分担不均,甚至为安排照养父母之事产生巨大矛盾,一度断绝沟通。
周福珍注意到,被告的妻子是国家公职人员,作为原告的姐姐一方亲情观念更重,女性代理律师执业素养较高,参与庭审人员结构总体上安全可控。两位姐姐在父母亲身故后愿意更多关照弟弟,有作出妥协让步的心理准备。双方当事人都表达出其下一辈孩子之间仍然有走动往来的美好愿望。于是周福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向双方讲明父母所立遗嘱的良苦用心,一家人终究是一家人,姐姐大度作出让步,为亲情团聚作出贡献,弟弟弟媳放下执念,减轻对经济利益关注分量,双方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增加重建亲情的认知。周福珍从自己的家庭讲起,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推心置腹地向双方当事人讲明了法理与情理,将情理法融合应用于案件的审理中,将人性的善良映照进处于矛盾中的心田,让双方感受到了他们父母在遗嘱中所书写的“为了孩子们和睦相处”几个字的良苦用心。双方当事人最终在陪审员大姐的牵手下,走到了法庭中央在法庭里抱头痛哭,相互致歉,情景感人至深。远在国外的大姐、外出工作的弟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在法庭里的亲人一同会面,大家都表示以后会重新加强来往走动,让彼此下一代的孩子们在温暖亲情的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共同努力守护好大家庭,并对人民法院的细致工作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三、不辞辛苦审案,传承良好家风
开庭其实很辛苦,有时候一个庭开下来就得大半天,午饭都不能按时吃,但周福珍始终没有怨言。在一次陪审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案中,由于原告年龄已高,又是在外地赶到滨海新区来开庭,庭审一直开到中午一点多,周福珍和法官为避免老人从外地多跑一趟,减少老人在途中的辛苦,稍休息不一会儿又继续开庭。法官们有时候跟周福珍交流起来,都很敬佩她的敬业和辛苦,她却说,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陪审制度,让我们参与到司法案件审判中来,目的是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作为陪审员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一身份,自觉学法、懂法、用法,努力提升自己,做好陪审工作。
成为了一名人民陪审员后,周福珍不但参审时严肃认真履职尽责,有时参审后,到家了脑子里还在琢磨庭审的案情。周福珍经常对子女小辈们说:“做人要做正面人,遵守国法,勤劳做事,规矩做人,绝不做危害国家社会的人,争取做一名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