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新闻 > 高院要闻
河西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 深耕营商环境沃土
作者:吴玉萍 李硕   发布时间:2023-11-13 10:25:15 打印 字号: | |

图①:河西区法院法官在审理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时,多次到现场勘验。

图②:河西区法院与南开大学法学院举行共建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图③:河西区法院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主动问需于企业。

图④:河西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

资料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意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抓牢“实、快、防、稳”四个字,2023年以来,受理涉企案件28241件,审执结案件26009件,为经济之“稳”、发展之“进”贡献法院方案,助力河西区营商环境指标处于全市前列。


坚持“实”字为基 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2年5月,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成为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法院后,深化“三合一”审判改革,共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打造强审判团队,创新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河西区法院与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签署共建协议,充分利用法院的实务资源优势和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在科研合作、专家咨询、人才培养、学生实习等方面开展合作。

知识产权保护不是“独角戏”,更要奏响“合奏曲”。河西区法院健全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机制,相继与河西区、北辰区、河北区、津南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旅游局签署合作共建备忘录,就常态沟通、诉调对接、司法确认、信息共享、优化服务等达成共识。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高效审结两起涉专利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入选天津法院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被申请人公司在其直播网站及APP中,使用或放任通过盗链的方式实时转播赛事画面,不正当攫取商业利益,构成不正当竞争,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2022年世界杯受到广大球迷的关注,河西区法院考虑到赛事的时效性和商业性,在24小时内作出诉前保全禁令,有效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河西区法院加强对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护,当好“护航员”,增强其安全感。积极回应新业态经济司法需求,妥善审结短视频推广服务合同纠纷和以提高业绩为名诈骗主播案,均入选天津法院服务保障新业态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河西区金融机构集中,为高效化解金融纠纷,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河西区法院不断提高专业化审判水平,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依法服务保障楼宇经济发展,金融审判工作入选天津法院司法改革示范亮点。2023年以来,审结金融借款、信用卡、民间借贷等案件6852件,依法确定民间借款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严格规制民间借贷“砍头息”“高息转本”等乱象,妥善审结融资租赁、保理案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坚持“快”字着眼 营造高效便捷的解纷环境

异地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能有多快?河西区法院给出的答案是:24小时!

2022年8月,上海一家民营企业以涉嫌独立保函欺诈为由要求银行中止支付履约保函未果,而此时距离银行付款已不足3天。河西区法院迅速行动,依法审查,次日作出保全裁定。涉事企业由衷地感叹道:“法官公正高效办案,为公司挽回600余万元的损失,充分体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敬业担当。”

“公正与效率”是司法审判工作永恒的主题。河西区法院聚焦主责主业,抓实“诉中高效化解”,开通涉企诉讼立审执绿色通道,当好“裁判员”,推动矛盾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加大“分调裁审”工作力度,制定《诉前调解前置实施方案》,发挥速裁团队短平快的优势,提高简易程序适用率,推广要素式审判模式。

河西区法院扎实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智慧赋能,提升企业诉讼服务满意度。

“真是又快又方便!我们公司因为买卖合同纠纷要起诉,但在外地来津不便,就在网上申请立案和缴费。法院在线调解后,为我们电子送达调解书,足不出户,案件就结了。”一家涉诉企业对河西区法院的在线服务夸赞道。

“案结”是法官职责所在,“事了政通人和”是目的,防止一案结而多案生。河西区法院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强化判后答疑、跟踪回访、督促履行,推动争议实质化解。

“法院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没有机械办案,而是找准症结,化解心结,促成当事人主动腾房,保障市重点工程顺利施工。”一家建筑公司致信感谢河西区法院做深做实能动司法,并在信中如此写道。

2022年,河西区法院受理了两起涉地铁站点旁近万平方米房屋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争议较大,法官认为,如果简单判决,后续可能还要进行财产损失鉴定、提起上诉、申请强制执行腾房等程序,将会耗费大量时间成本,导致巨额经济损失。为此,河西区法院树立审执一体理念,将调解理念贯穿案件始终,最终使矛盾“软着陆”。

办案要不断寻求当事人利益最大公约数,争取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河西区法院既依法审理纠纷、做好“必答题”,又一揽子化解矛盾、做好“附加题”。在审理一起建设工程合同案件中,河西区法院充分考虑案件的关联性,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通盘调解促成当事人在天津、河北两地8家法院的25件关联案件打包解决,从根本上减轻当事人诉累。

案件办理要实现质量、效率和效果的统一,其中质量为先。河西区法院健全司法权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全流程审判管理,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统一裁判尺度,质量指标排名位居全市前列。鉴于建设工程案件专业性强、同案不同判现象突出,河西区法院成立建设工程审判团队,主动汇编《建设工程纠纷裁判指引及司法观点集成》,积极与上级法院沟通协商,推进片区裁判标准统一。


坚持“防”字为要 营造诚信规范的交易环境

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人民法院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河西区法院加强执行力度,及时兑现市场主体胜诉利益,以法治之力推进诚信建设。建立河西区司法裁判执行联动中心,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加强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与发改委建立联动机制督促企业及时履行债务。组建买卖合同营商环境执行实施专业团队,有序推进集中保全和网络司法拍卖,提高财产处置效率。开展金融案件清理及专项执行活动,加大资产处置和变现力度,依法惩戒规避抗拒执行行为。强化公正、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充分运用执行和解、分期履行等举措,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助力企业“造血再生”。

司法办案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河西区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主动问需,探寻亲商暖企新模式,当好“服务员”,架起法企连心桥。河西区法院与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邀请辖区内11家银行、4家律师事务所就金融风险防范进行座谈,并协同区级相关部门共商司法、党政机关与金融机构间协作联动新模式。此外,河西区法院积极“走出去”,到银行、国家电网、中建、物业公司等企业走访座谈,为网约车平台等新组织代表开展劳动用工专题宣讲,“精准把脉”企业法律难题,“点对点”开展法治服务,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经营。精选有代表性的劳动争议案件,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开展巡回审判。深化调查研究,与河西区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座谈,构建农民工工资解决机制,实现企业经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平衡。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河西区法院聚焦涉企案件审判执行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开展数字金融、知识产权过度商业化维权、劳动纠纷多元化解等调研。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近五年来,四次被授予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开展订单式普法,发布知识产权、金融审判白皮书,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等旁听涉企案件庭审,开展沉浸式模拟法庭,为国际展览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以案释法工作入选天津市第一批落实普法责任制优秀创新案例。


坚持“稳”字打底 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安全稳定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河西区法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针对企业、企业家实施的违法犯罪,当好“守卫员”,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我公司收到了司法建议,随后将开展自查核查,做好问题整改,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河西区法院审结一起公司员工职务侵占案件,除及时向企业发还冻结的600余万元外,还针对该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发出司法建议,为企业发展提出“金点子”,并加强反馈督促,让司法建议落地见效,以“小切口”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

“被告人杨某某等人购买商标标识等包装材料以及廉价白酒,采用灌装方式制作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经认定市场零售价格达50余万元。”这是河西区法院审理的一起假冒注册商标罪案件。为凝聚刑事司法保护整体合力,河西区法院与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签署意见书,召开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联席会议,围绕知识产权批量维权、恶意诉讼中的权利滥用和涉嫌犯罪线索移送等深入研讨。

河西区法院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面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原则,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审慎区分借贷式诈骗与民间借贷纠纷,划清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企业家个人行为与企业行为的界限,确保罚当其罪。与检察机关携手做好刑事合规,引导民营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促进治罪与治理并重。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河西区法院主动融入优化营商环境大局,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落实,高标准推进。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找准司法服务营商环境的着力点,把稳工作“方向盘”。参与河西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召开的政企对接座谈会,围绕防范经济犯罪、化解劳动纠纷等为民营企业进行解读宣讲。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把优化营商环境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营商软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河西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屹松说。

来源:《人民法院报》2023.11.13第7版
责任编辑:陈美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