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二十年回首,我们一起走过………………作者:穆娜
作者:穆娜   发布时间:2024-10-23 13:49:55 打印 字号: | |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市高级法院工作了23年。回首二十多年的工作历程,感触很多。

二十年前,高院的办公地点还是在鞍山西道老办公大楼,当时的办公条件比较艰苦,大部分办公室都是五六名同志一起办公,没有电脑、传真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连电话都是一屋一部。每个案件的办案流程全靠手动,大到阅卷笔录、审理报告、合议笔录、裁判文书原稿,小到传票提票、执行手续、送达回证等,都是审判团队一笔一划写就。成文的文件都要拿到文印科由专门的打字员按照手写稿录入,再多次往返进行校对,才能生成最终文稿。至于查个案子就更麻烦了,每每都要翻开庭里厚厚的案件登记簿,一个一个查找。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忙忙碌碌的,不是帮助审判员为繁琐案件划表归类,就是为多被告的案件填写制作大量的法律手续;不是骑着自行车奔波在调查取证的路上,就是伏案认真校对每一份裁判文书。在楼道里,经常充斥着各种声音:“某某的案子完成二校了吗?”“某某当事人来了,快拿纸笔下楼做笔录”“某某某,你的案件被害人又来电话了,赶紧做好安抚工作”……每一天,我们忙碌着,却非常充实,没有人喊苦喊累。在这份忙碌中,我不知不觉地成长着。

十年前,我们已经搬入长江道新办公楼有一段时间了,大家充分感受到了现代化办公环境的优越性。新楼里配备了四季恒温的中央空调;办公室基本是两人一间,每个人配备一部台式电脑和一部专用办公电话;每个庭都配备了传真机和笔记本电脑;每隔两层楼设置一个公共打印间,里面配备了打印机、复印件和扫描仪。大家彻底告别了笔头时代,可以自如地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完成案件审理工作,大大提升了审判效率。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从立案开始一直到打印文书报结案,整个案件审判流程都实施信息化管理。每个案件的审理进度和审限扣除变更等情形都可以随时查询;案件的审理期限、是否超审限等,都可以实时进行网上提示;由于所有案件都录入电脑,各庭再也没有了厚厚的案件登记簿,查找起案件来也非常方便,只要输入一个关键词,几秒钟就能查找到想要的各种信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楼道里,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敲打键盘的啪啪声、复印文件的嗡嗡声和接收传真的嗞嗞声。大家每天仍然非常忙碌,除了依旧忙于处理案件中的各种问题外,还忙着学习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忙着运用审判流程系统在网上进行案件流程操作,忙着接受各种更加新鲜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份忙碌中,我不知不觉地成熟了。

今天,我们在新的办公楼里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操作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庭审直播、远程提讯、云数据查找等,司法标准化、裁判文书上网、案件全程系统管理、电子签章签批等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新更严格的要求。一拨拨的年轻人像20年前的我们一样,带着阳光与朝气步入了我们的审判团队,但是他们比当年的我们意识新、观念新、接受新鲜事物快、领悟力好,他们比当年的我们更加忙碌,每天运用法院办公办案系统处理具体的案件流转、文件签批、数据统计分析、内网信息交流等工作,一些我们看似非常繁琐棘手的问题到了他们那里迎刃而解。看着他们年轻的身影、轻快的步伐,我不知不觉地也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

回首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法院从软件到硬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无论外部条件如何改变,唯有一样没有变,就是法院人那种乐观向上、勤奋努力、甘于奉献的精神,它在一代代的法院人中传承,并将继续传承下去。在这种精神指引下,我们法院人将牢记使命、尽职尽责、认真工作,保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简介:穆娜,1972年11月生,1995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三级调研员、审判员。

 
责任编辑:陈美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