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执行公开 > 执行公开
静海法院“活封活扣”助企纾困
作者:蒋金凯   发布时间:2024-12-23 16:18:13 打印 字号: | |

近日,静海法院善用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成功执结多起涉企执行案件,高效化解困难企业燃眉之急。

据了解,被执行企业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与加工,近年来因经营不善,导致工人工资、供应商货款及部分银行贷款未能如期到位,最终被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该企业也未能及时还款,故申请执行人向静海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此产生同一被执行人的多个执行案件。

执行法官了解案件情况后,第一时间赶赴被执行企业所在地开展实地调查,并与其负责人充分沟通还款事宜,共寻破题之法。法官考虑到,如果贸然查封扣押企业机器设备进行司法拍卖,则需花费高额的运输及保管费用,且因案涉机器设备市场受众面较小,通过司法拍卖极具流拍可能,如此一来既难以达到强制执行的预想效果,也无法使申请执行人尽快实现债权利益,对被执行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综合考量后,执行法官决定“活封”被执行企业名下多台机器设备,并告知各方当事人互相监督保管,保证查封财产的安全性。同时,耐心与各方当事人展开多轮沟通,全力推动执行和解工作。最终,在执行法官的积极引导下,各方均同意查封的机器设备由被执行企业在法院的监督下自行寻找买家变卖,并计划在机器设备交易当日当场给付欠款。

然而,当一切安排就绪后“意外”便发生了。在设备交付当日,一辆大型货车直接堵在了厂房门口,另一尚未向法院起诉主张权利的债权人到执行现场阻挠机器设备的交付,案件执行再度陷入僵局。法官在了解到该债权人并未向法院起诉主张权利后,耐心进行释法明理,告知其阻拦执行需承担的相应法律后果,并与被执行企业负责人沟通和解事宜,争取矛盾纠纷在诉前得到化解。

在执行法官的努力之下,该债权人与被执行企业负责人最终达成和解方案,未再进行阻挠,相关机器设备得以顺利交付买家。在法院的监督见证下,按照各方和解协议约定,执行款项当场归还给各申请执行人,至此涉及被执行企业工人工资、供应商货款的执行案件全部执行完毕,并就银行贷款后续款项的归还也达成和解协议,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的权益影响,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陈美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