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预防挺在化解前、化解挺在诉讼前”的工作理念,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探索构建行政争议联动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实质化解行政争议,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创新方法,精细化审判思路
坚持从“细”管理,推动立审无缝对接、行民相互助力,将释法协调的关口前移,实现跨部门化解行政争议3件。坚持穿透式审判思维,以更加精细化的方式妥善处理涉行民交叉案件,对关联民事争议一并调处,构建多主体参与、全流程促调的行政审判工作格局。2024年多次前往兄弟法院走访调研,学习构建多元解纷机制与提升行政审判质效。通过探索合并立案、并案裁判等创新方式,深化对“一人多诉”、“一事多诉”问题的治理实践,实现并案处理21件,有力推动了行政纠纷解决的多元化、低成本、高效率。
高效分流,织密诉源过滤网
为进一步融入区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细化多元解纷合作、深化常态会商交流、强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质量。与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共同签署《关于建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联动机制的意见》,形成“党委支持、政府主导、法检协作”高效格局,完善法检、府院协同联动,释放叠加聚合效用。
打造“复议先行”绿色通道,建立行政争议从行政诉讼引流到行政复议程序的全新工作机制,推进行政争议从终端裁判向源头防控延伸。设立行政复议受理窗口,邀请专业人员入驻,全面负责解疑答惑、流程引导、材料转递及数据分析等工作。初步探索形成了立案审查、释法明理、复议引导、立审协调、材料转递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引导当事人选择更加便捷、高效的复议程序化解纠纷,在前端疏导、中端化解、后端治理上协调发力。
从“实”出发,谋求止争最优解
以“定纷止争”为目标,形成高效、精准的行政争议化解体系。在已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的基础上,聚焦负责人应诉质量,确保“关键角色”直面回应“核心议题”。在行政机关负责人的答疑解惑与协调努力下,3起案件实现原告主动撤诉的良好效果。开展常态化旁听庭审,增强行政机关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法治意识。
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不当行政行为,通过发送风险提示的方式,促成行政机关自行纠错案件5起,原告认可并撤诉。发出2份“实质化解争议函”,行政机关均采纳建议,促成4起案件案结事了。针对当事人诉求合理且存在调解空间的争议,选好切入点、找准平衡点,精准把握时机,解决实质诉求,2024年已成功助力45起案件当事人达成和解,3起案件调解结案。